05.2020 • Focus
採訪、撰文、攝影:Mak Mak ╱ 部分相片由賽馬會「a 家」樂齡科技敎育及租賃服務提供
居家安老一直是香港不少長者及其照顧者的期盼。如何做到讓老人家真正有選擇,照顧者也有足夠支援的「雙好」局面?善用樂齡科技去改善長者的居家護理和減輕照顧者的負擔,是社會服務業界近年共同努力的方向。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主辦的賽馬會「a家」樂齡科技教育及租賃服務試驗計劃,已於今年初正式投入服務。計劃分別在沙田愉翠商場和火炭設有「a家」樂齡科技教育及租賃服務中心與樂齡科技清潔及保養服務中心。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本機構)、香港紅十字會及聖雅各福群會是試驗計劃的三個核心營運機構,分別負責租賃服務、教育服務和清潔及保養服務。
整個試驗計劃為期4年半,本港長者人數較高的沙田區是首階段(2021年)的試點,區內 60 歲或以上長者及其照顧者是租賃服務的主要對象,預計第二階段計劃會按服務發展和需要,把租賃服務拓展至其他地區。由去年9月試營運至今,「a家」樂齡科技教育及租賃服務共處理了超過110個個案,最年長使用者為一位101歲的伯伯。
計劃現有23款約300件器材可供租用,長遠而言社聯希望增添至2,500件,器材包括特別功能輪椅、醫療護理超低床、折疊式移位機、便攜式浴缸扶手等,大多從日本進口,租借費用則按器材成本和家庭收入而定。以特別功能輪椅為例,一般每月租金介乎$156至$749,綜援受助人或家庭可申請豁免按金。
社聯賽馬會「a家」樂齡科技教育及租賃服務項目總監李錦雄表示,租賃服務的費用已考慮到長者的經濟及負擔能力。他說: 「租金的釐定有兩個準則,其一是可負擔條件,其二是共同付款原則,即參考社署的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劵,按長者及其同住家人的收入來釐定總共8個共同付款級別。」租金已包括器材成本、職業治療師評估、器材送貨、組裝連指導使用,以及清潔消毒的一站式服務。
李錦雄希望計劃可以加強市民認識及使用樂齡科技,提高長者及照顧者「居家安老」的決心及能力,減少他們過早過渡至院舍照顧服務和減少長者再次入院的機會。社聯會在4年半的試驗期內收集服務數據及使用者意見,推動一個包括樂齡科技在內的嶄新長期護理服務模式。
社聯業務總監陳文宜補充:如何讓樂齡科技可以「入屋」,在生活層面做到居家安老最為重要。她表示,過往見到照顧者或長者買了產品回家,好多時都會遇上「爭一啲、唔識用,但買咗又無辦法」的困境,新服務希望讓服務使用者在過程中不會再常常碰釘,可以直接找到適合的產品,長者家居生活質素得以改善,照顧者也能在家居環境做好照顧,減少壓力。
陳文宜指出:「a家」計劃有兩個特色,其一是服務對象不用購買便可以把器材租回家使用,其二則是有專人(職業治療師及樂齡科技指導員)在事前上門進行評估並有跟進服務。
本機構主責是項計劃的租賃服務,團隊由社工、職業治療師及樂齡科技應用指導員等跨專業組成,就長者的自理能力、健康狀況、身體機能、認知能力及家居環境安全風險等方面作全面的評估,為他們及其照顧者提供租借樂齡科技器材之專業建議,並提供持續支援。
團隊成員之一,樂齡科技應用指導員陳泰肇分享其協助楊婆婆的個案說:剛完成右全髖關節置換手術的楊婆婆在出院後,需使用輪椅代步或使用助行架作短暫步行,出入企缸及淋浴亦需要由同住的女兒協助。經社工及職業治療師上門評估她的身體情況及家居環境後,推薦她使用特別功能輪椅及摺疊式淋浴椅兩項樂齡科技器材。負責教授兩母女使用器材的陳泰肇表示,開心見到在樂齡科技器材輔助下,母女二人均感到生活輕鬆了。
租用樂齡科技產品,衞生情況也是使用者和照顧者的重要考慮。位於火炭的樂齡科技器材清潔及保養服務中心由聖雅各福群會負責營運,服務團隊曾到日本的工場考察,從日本引入10部清潔機器,又參考其單向流水式的流程設計,防止器材交差叉污染。除仔細檢查和徹底消毒及清洗每件樂齡科技產品外,服務還包括完善的 物流系統,會把重新包裝並附上全新產品說明的器材送到使用者家中,並會於服務完結後上門回收有關器材,做到「樂齡科技帶返屋企」。
位於沙田愉翠商場,佔地達7,000呎的賽馬會的「a家」樂齡科技及租賃服務中心面向全港市民,參觀人士可參與互動體驗工作坊,以獲得最新的樂齡科技 資訊,亦可親身體驗器材。中心的教育服務 由香港紅十字會負責,租賃服務則由本機構負責。
地址: 新界沙田小瀝源牛皮沙街2號愉翠商場閣樓 2 號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