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21 • Column
經濟不景,飯碗難保。轉行或許是一條出路。轉行?人與事均難以預料,內心怎不忐忑?
近日,替幾位年輕職人啟導,均談及轉行事宜。闖進從未踏足之行業,既為了探索方向,卻又擔憂,這自我認識之旅會否白白浪費時間呢?而他們願意離開舒適區、跳進新環境,全因認為新行業乃熱情所在。但入行後,面紗掀開,又有點事實與理想不符。全身而退?還是繼續下去?
教練啟導(Coaching)乃非主導性的助人技巧,教練相信被啟導者最明白自己處境,在被聆聽和理解以後,便能釐清思緒,並在適切的提問下,更深認識自己,繼而作出恰當決定。
面對上述處境,可以先從自我認知入手。「你喜歡怎樣的工作?什麼工作才算有意義?曾否做過一些事情,讓你深感滿足?」1
其中一人憶述,在學期間,曾親手策劃讓弱勢社群擺設攤位、接觸街坊的社區服務。老師,從反對到支持;參與者,從手忙腳亂到熱切自信,還有參與者和街坊的笑容……
談話間,她語氣漸變高昂─起初,當談及在新行業裡的限制,她還帶着疑惑呢!
那一刻,她較為準確地掌握了自己熱情所在。打鐵趁熱,我問:「在現時的崗位中,又曾否體會到類似的滿足呢?」她想到,自己如何發揮創意於教學當中,並興奮地說出好些例子。
那只是20分鐘的Laser Coaching,她已能重新檢示其價值和意向,並發現動力所在。只要再提供幾個思考問題,她定能發現更多可能性和解難方案。
《覺醒教養,從10個練習開始》一書指出,「心理學研究顯示一個人如何反應挫敗,不僅取決於設定目標的類型,還依賴目標背後的動機。例如:自我確認目標(self-validating goals )(證明個人能力的目標)若遭遇阻力或挫折,將激勵個體更努力。」
這世代瞬息萬變,多少人又能覓得終身飯碗?當親朋好友正為着轉行與否而煩惱,不妨與對方探索一下其價值觀,先讓他認清「想要成為怎樣的人」。這樣,即使面對未知和風險,他也較有動力迎難而上。
注1:啟導過程中,是逐條問題提出的,在此一次過列舉問題,只是方便閱讀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