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拆下來的招牌 留住消失中的街景

建築師(左)麥憬淮和馮達煒成立「街招」,一方面收集已被清拆的招牌,另一方面推廣香港招牌文化。

04.2023 • Feature

採訪、攝影:陳曉盈 ╱ 撰文:周淑屏╱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街招」由馮達煒(Ken)和麥憬淮(Kevin)兩位建築師於2017年10月成立,透過述說香港招牌故事,保育被清拆的招牌,推廣招牌文化的傳承。

Ken及Kevin拯救的第一塊招牌。

緣起

政府在2010年實施了「小型工程監管制度」,屋宇署可以根據《建築物條例》的規定採取執法行動。在規定下,招牌不可伸出超過4.2米,離地不能少於3.5米。由於香港大部分招牌均於2010年前出現,不符此條例,招牌擁有人雖可經工程師或承辦商核准後保留,但需花費數萬元,不少小店店主寧願放棄舊招牌。近年不少店主陸續收到有關部門的清拆信,數以千計的招牌因成了僭建物,正在等待被拆卸的命運。

曾經橫跨兩條行車線的冠南華招牌被屋宇署要求清拆後,重新安裝一個合規格的招牌。

Ken和Kevin是大學同學,在同一間建築公司工作。大約四年前,他們在公司附近的中環街頭看到一個已拆下的當鋪「押」字招牌,覺得棄掉可惜,便決定把招牌保留下來,二人合力抬回辦公室。

為了保育被清拆的招牌,他倆成立「街招」(streetsignhk),想喚起更多人對招牌保育的關注。「街招」令人聯想到街上貼的廣告,卻原來是「招牌街景」的含義。標誌由「北魏真書體」的字體設計師設計,「招」字上的交叉,隱含着招牌被拆下、消失的深意。Kevin解釋,取名「街招」,主要是想與大家分享街景中的招牌,每個招牌背後都有它的故事,香港街道的招牌形成了獨特的風景,這是值得珍惜的。

「抒發街招展:重遇.重創」展覽

路標

Ken說:「很多人想起招牌就會想到招牌墮下傷人,但招牌不一定是危險、違規的僭建物,招牌可以是文化遺產。」
Ken指出,香港的建築物的設計多是由上而下的,建築師都是按發展商、地產商、大業主的想法去設計,並非公眾可以參與其中、作出改變的。但招牌卻是由下而上的文化,是民間自發、自主設計的行為,店主開鋪就可以掛出招牌,有些甚至會橫向伸至一條行車線那麼寬。就是這些有別於世界各地、十分獨特的招牌,形成了這城市的獨有景色。
這些招牌不只具實用性,更具地標性,不同招牌組成了獨特街景,令人記得、認得。人們會因為招牌而記得一條街,是比建築物更突出的地標,大家看到招牌,就認識這裏。

招牌是由店主自發、自主設計的行為,構成香港的獨有街景。

街道上的招牌與小店關係密切,它就是小店的象徵,設計比較自由、獨特,多是由招牌師傅親手打造,比較庶民,代表着城市平民化的一面。
不久前,大南街留下唯一的大型霓虹招牌「星河餐廳」被清拆,這個招牌對許多街坊而言是一個熟悉的地標。在招牌拆卸期間,不時聽到路過的街坊表示惋惜:「拆掉了它,我便認不出這條街了!」
這令人感受到招牌對於一條街的意義:招牌是這個區的地標,對於街坊們的記憶很重要。

星河餐廳的招牌曾是深水埗大南街的地標。

工序

一開始時,他們是剛巧碰到有人拆招牌才會接收,在成立了「街招」,設立社交媒體專頁後,開始有人主動「報料」,告訴他們哪裡有招牌要拆。之後,更有店鋪東主在收到拆卸通知後,主動聯絡他們,商討如何保留招牌。
收到消息後,他們會和店主聯絡,詢問招牌的情況,如招牌的大小、會怎樣拆等等,亦會與拆卸的承辦商聯絡,如果招牌較大或拆卸較難,二人的兩雙手也應付不來的,便會找義工幫忙。

不同種類的招牌:手寫字

在保育招牌的過程中,二人會拜訪製造不同類型招牌的師傅和招牌持有人,也會跟古跡修復師、文字設計師、造字師傅等交流。每一個招牌由聯絡至獲同意保留,到安排拆卸、運輸,之後還有存倉的程序。

起初,他們租了一個三百多呎的貨倉存放,之後又因有些招牌太大進不了貨梯,就再租了一個百多呎的地面貨倉。租金負擔不輕,有人會覺得他們這種沒有收入的付出很傻,但他們認為正正是這樣的付出帶出的信息更強,能引起更多人關注。

順利的時候,也會遇到很有心的店家,請工人先將招牌拆下來給他們,但也有不少店家因為擔心招牌會被拿去開另一家店,寧願損毀後丟掉,令他們十分惋惜。

不同種類的招牌:水泥字

記錄

在他們二人眼中,不論霓虹、亞加力膠、石屎水泥、鋅鐵或木材造的招牌,都有保育的價值,無論是水磨石招牌、手寫招牌、木造招牌、石雕招牌都是上一代的民間工藝。
他們至今保留了來自120家店舖的200個招牌,例如文華冰廳、公和荳品廠、海安㗎啡室、和昌大押、樂香園㗎啡室等,每個招牌他們都會列明製作材料、建立年份、清拆原因、收集日期等資料。

給他們印象深刻的是油麻地玉器市場的攤檔因中九龍幹線工程,需搬遷至原址100米外的臨時綜合大樓。他們形容這裡簡直是招牌的「放題」,二人到訪「書信巷」,見識到這裡的「寫信佬」是過去的平民秘書,助人寫家書、報稅、寫英文信、翻譯的行業。簡陋的「寫信」、「報稅」招牌,見證了式微的行業,招牌正是這些行業的存在記錄。
他們慨嘆:「寫英文信、報稅……這種行業慢慢沒有了,招牌見證了這些成了香港歷史的一部分。」

油麻地玉器市場清拆時,Ken及Kevin收集了不少式微行業的招牌。

展覽

他們保留的招牌中,不少曾於展覽中展出,以提高公眾對招牌的歷史、文化和美學價值的認識。他們會訪問跟招牌有關的人,將和招牌有關的故事、做招牌不同的工藝等告訴公眾,令大眾加強保育招牌的意識。

下面是一些他們辦過的展覽:

  1. 荷李活道是香港開埠後第一條開發的街道,不少建築物見證當年華人的生活。Ken和Kevin早前參加了由香港旅遊發展局與香港建築師學會、香港城市設計學會等合作舉辦的「舊城中環燈柱設計比賽」。在比賽中勝出後,他們的作品「舊街投影燈」,安裝在上環荷李活道的32支燈柱上,重現了老上環舊貌。
  2. 在油街的「城街.招牌」燈光裝置展覽中,展覽以鏡房形式將招牌懸空吊在天花板上,盡量重現大眾被街道上大量招牌包圍着的感覺。街坊所贈的招牌「機械補鞋配匙」亦在其中。
  3. 每年英國倫敦也舉辦建築節,會邀請不同地區的建築師參與。這本來是專業性的,例如會請香港的參與者展示香港的基建。但這次主辦方想展出一些特別的題材,於是邀請了他們參加,向世界各地的人展示香港獨有的招牌文化。
  4. 於尖沙咀的「抒發街招展:重遇.重創」,以書法「重遇」招牌,細訴招牌故事。「重創」文案— 燈牌、塗鴉、廣告、產品到體驗,重新思考傳統藝術之路。
  5. 於尖沙咀的港「深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中,他們參展作品之一「招牌種子庫」,以種子儲存庫為概念,將招牌及其背景資料展示在儲存架,藉記錄、研究和展示,播下欣賞和保育香港招牌文化的種子。
「城街.招牌」展覽

故事

招牌的故事,也是人的故事。給二人印象深刻的,是一間只開了幾年的小食店,店的招牌並不特別,只是一個膠片招牌。小店因捱不過疫情而結業,但店主對店鋪有着深厚感情,對那塊小招牌有深深的不捨。二人保留了這個和店主人有着難以割捨的關聯的招牌,是以行動表達對這種感情的欣賞與尊重。
另有一間位於銅鑼灣的食肆,店主無奈停業,二人建議由他們暫時保管招牌,不作其他用途,承諾待他日店鋪重開時歸還。店主聽了,二話不說就決定讓他們把招牌拆下來。
他們亦會致力推動重新建立合規格的招牌,為店主提供專業意見,在符合當前法例的情況下,讓招牌重見天日,還大家一個獨特的街景。他們說:「招牌與其收起來,不如放回街上。」

「街招」已保留了來自120家店鋪的200個招牌。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