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想天開╱鄺頌安

09.2022Column

復常之前

疫情至今接近三年,失去親人、失去工作、失去跟同學相處的時光……許許多多,均無法追回,難道只能嘆息?離開黑暗,重見光明,大概無人不想!只是,我們的肉眼和心眼已預備好嗎?

梅麥克(Mike May)三歲半時,因一次爆炸導致角膜受傷,繼而失明。靠着發聲的標示器,他卻能滑下山坡,並取得殘奧滑雪冠軍。四十多年後,他接受幹細胞治療手術,重獲光明。事件引來媒體報道,鏡頭下,脫去紗布那刻,他說:「光線瞬間襲來,影像轟炸眼睛。突然間,視覺資訊洪流開始了,氣勢難以抵擋。」

他無法理解接收到的資訊。孩子臉帶微笑地看着他,他卻嚇呆了,因他無法分辨哪個孩子是哪個,他說:「我並無半點面容辨識的能力!」原來,失明多年,視覺皮質大多由處理聽覺、觸覺等訊息的細胞接管,降低了大腦整合視覺資訊的能力。壁畫、地板、大門、途人、汽車……他一一看清,卻又難以理解。更重要的是,「開眼」滑雪比「聽聲」滑雪更為困難,皆因在他雙眸裡,樹、人、陰影、坑洞並無分別。

手術後十五年,對於看懂文字或解讀表情,他仍感困惑。若要確認眼前的人或物,他會觸摸物件,或聆聽該物發出之聲音,藉此核對不同資訊。

復常如復明,表面看來「一天光晒」,誰知,默默養成的卻是新常態。假設一天,社交距離措施再放寬,門市人流是否就如昔日?事實上,許多市民早已習慣買外賣回家,「smart phone shopping」多於「window shopping」!假設一天,學校能夠全天實體上課,學生是否就能全情投入學習?事實上,許多學生早已變得「無機不歡」,只愛躲在手機後發送訊息。

「在蒙古草原,平安後面沒平安,危險後面有危險。」《狼圖騰》一書裡,姜戎如此寫道。今天,時代洪流急湍,變幻才是永恆,縱然景氣好轉,我們還得金睛火眼,察覺不同的微妙改變,才能調整心態,改變策略,繼續邁步崎嶇路上。

逆想天開-作者相

鄺頌安

相信禱告,熱愛聆聽,國際教練協會認證精粹教練,十大再生勇士

電郵:chungonkwong@gmail.com

Youtube頻道:視無限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