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修冰室 — 既復修舊物,亦復修心靈

修讀維修課程畢業後,學員成為維修師傅,並加入復修冰室為有需要的基層人士維修家電。

11.2020Feature

採訪:陳曉盈 ╱ 撰文:周淑屏 ╱ 攝影:賴偉忠 ╱ 部分相片被訪者提供

復修冰室的概念緣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Repair Café。一位荷蘭女記者有見於社區中有垃圾為患、浪費物資的情況,於是設想聚集一班維修有心人,一起學習維修技能,為社區出一分力免費維修舊物,令其重生,令大眾反思過度消費的文化。之後,這個維修概念發展成一種運作模式,舉凡電器用品、書籍、首飾、衣服等的維修應有盡有,在全球已發展至有200多間維修工坊。

香港之所以有復修冰室,是「喜動社區」高級項目主任李劍曼(Mandy)的前同事認同這復修的概念,買下了Repair Café的版權,但未及開始推展這概念,這位同事已離職,Mandy接手之後,覺得這概念可行且十分有意義,於是努力付諸實行。

「復修冰室」位於葵涌職工盟石籬培訓中心,是不少中年人職業再培訓的教室。計劃初期是由一隊外展維修隊免費上門為長者作家居維修。其後,得到蘋果基金支持,在2019年開始,每月有一至二次在大埔及石籬的職工盟培訓中心為市民提供電器及舊物維修服務,及後又得到區議會資助為油尖旺區提供服務。復修冰室由成立至今已維修了547件電器。

義工到坪洲的獨居長者家維修家電。
義工到坪洲的獨居長者家維修家電。

他們亦提供上門維修的服務,除了經非政府組織安排到長者、獨居人士家中幫助家居維修外,服務亦會遠至坪洲。Mandy說那是因為他們社區中的師傅寧願去愉景灣那邊工作賺多點錢,為島上長者服務的蠅頭小利沒人願意賺,於是復修冰室安排人員定期去幫忙。

服務使用者大多是口耳相傳,或從Facebook及傳媒訪問中知道有這服務,舉凡電風扇、電飯煲、電水煲、抽濕機、豆漿機等也會有人拿來修,而大型家電如冷氣機、電視機他們是不提供服務的,因為較複雜且難修理。而較昂貴的名牌電器他們亦不會修,因為他們的服務對象是負擔能力較低的人士。

復修冰室定期為街坊維修電器。

睹物思人

談到為市民維修舊物的趣事、難忘事,Mandy娓娓道來。其中,有婆婆用小手推車拿來一個古老風扇,請他們幫忙修理。這一番折騰,全為了老人家身體虛弱不能承受強風,新風扇風太強不是她那杯茶,舊風扇風不大反而令她感到最舒適,於是拿着舊風扇不遠千里而來。

有一位太太捧着一個舊電鍋來請他們維修,原來電鍋是她和丈夫一起買的,早前丈夫離世,睹物思人,她想把電鍋修好再用,作為對丈夫的記念與緬懷。



Mandy表示:復修冰室的成立不只為市民維修電器,同時能發揮學員所學的技能,將已損壞的電器重生。

還有一位在大埔居屋中獨居的婆婆,她的經濟能力不算太差,但負擔不起水電師傅獅子開大口的維修費用,經人介紹來求助。事緣婆婆家中的電錶跳掣,找了一個水電師傅來修理,但那師傅把電箱、電標都拆開了,說要付6,000元才能修好。婆婆付不起錢,師傅便只為她駁回電飯煲的電線,令婆婆大感無奈。她的兒子來為她用拖板勉強駁回平安鐘的電線,但電線駁來駁去,令婆婆有絆倒的危險。全憑復修冰室的師傅相助,只花一兩天就為婆婆復修好全屋電線、電掣。完工後,婆婆除了付零件所需費用,亦捐了一些錢給他們。Mandy說,原本他們不為較有負擔能力者提供服務,因為不想和坊間水電師傅爭生意,此次幫婆婆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所以亦會收回成本費用。

蕭公子退休後迷惘了幾年,慶幸報讀維修課程廳後,讓他動拾動力。
蕭公子退休後迷惘了幾年,慶幸報讀維修課程後,讓他重拾動力。

傳承下去

Mandy說展望未來,希望復修冰室能夠發展成社會企業,學到有關技巧的師傅可訓練新人,服務自己的社區,傳承下去,希望將來每個社區都有復修冰室,居民不用長途跋涉跨區尋求幫助。如果發展成社企,可以由現在只有兼職員工變成有全職員工全心投入,發展一定會更好,而現在資源不足、地方不夠用的問題亦有望得以解決。

復修冰室的成立不只為有需要的市民服務,亦希望不要埋沒再培訓課程學員的技能。現在培訓出來的師傅之間十分合拍且有默契他們常互相幫忙,也會相約一起出去玩。Mandy希望他們可以把學來的技能傳承下去,在培訓別人的同時也為自己增值。以下是兩位師傅的經驗分享。

蕭公子與其他師傅一起維修風扇。

樂此不疲—蕭公子

「復修冰室」的義務復修師傅大部分來自職工盟培訓課程水電維修班的畢業學員,活躍成員有十多人,多是退休後才開始學習與維修相關知識的。


其中,今年71歲的「蕭公子」之前做過電子業、二手車、運輸等生意。退休後賦閒在家,終日與狗為伴,感到十分迷惘,他笑說因為太閒而「食到隻狗又肥自己又肥」。在67歲那年他在Facebook上認識到職業再培訓課程,於是馬上報讀水電維修課程,當時更是等不及他們寄報名表來,自己馬上乘車去報名的。他被取錄後回家馬上興奮地對太太說:「我可以去上堂啦!」

蕭公子會親自尋找合適的零件。

從小就喜歡在家中把電器拆拆裝裝,令爸爸常常感嘆「買了好東西回來就都被他拆散了!」他又喜歡去深水埗鴨寮街買些舊物回來拆拆裝裝,有時買多了怕被太太知道,只好放到床下避人耳目。

退休生活令他覺得很無聊,終日在家「眼光光」,他甚至幫附近相熟的收買佬做義工,幫忙裝拆收買回來的東西,一做做了兩年。報讀再培訓課程之後,令他感到如魚得水,更有相逢恨晚之感。他說在復修冰室工作可讓他實踐所學,和一班師兄弟大家有商有量,既有貢獻又可提升自己的技能。

於他而言,在再培訓課程中修讀的電工知識很重要,因為可以學得到知識而且可避免觸電的危險。現在他已考獲電工的「中工」牌照,又獲得失明互聯會聘用為半職員工,每星期三天為失明人士做家居維修,令他感到生活充實又有意義。

蕭公子在復修冰室服務非為賺錢,把別人拿來維修的東西修好帶給他很大滿足感。他說:看到別人拿回修好的東西開心地笑,自己便感到愜意滿足。

有一次,一個婆婆拿一部很舊的電視機來維修,說那是丈夫留給她的,很有紀念價值。為她修好電視後,她開心得不得了。有人用手推車帶來微波爐,他維修好後,那人開心地擁着微波爐拍照留念。又有人會在他們修好舊物後,買蛋糕請他們吃以作答謝。凡此種種,為蕭公子的退休生活加添了色彩,他希望日後可以有更多師兄弟加入這有意義的服務。

情有獨鍾 — 屈師傅

屈師傅表示,維修舊物除了是環保,更有懷舊、記念的深層意義。
屈師傅表示,維修舊物除了是環保,更有懷舊、記念的深層意義。

屈師傅是退休公務員,今年也是71歲。60歲退休之後,他在再培訓課程中學過園藝、修理門鎖、水電、鐘錶等課程。他笑言修理門鎖很難有實習經驗,總不能開別人家的門鎖實習吧!所以較難「上手」。修理鐘錶相對較方便,可以去鴨寮街買些舊鐘錶來實習,需要的空間不大,而且修理成功有滿足感,因此他對此情有獨鍾。

屈師傅自言自小已喜歡做手作,別人在做維修工作時他愛在旁偷師觀摩。家居油漆、換水龍頭這些他沒學也懂得,或者看Youtube自己探索也行。但是報讀課程有專業師傅教,又有師兄弟互相觀摩,之後更可在復修冰室一展所長,當時令他樂此不疲。

屈師傅在維修鐘錶。

屈師傅在復修冰室也有幫忙做家居維修,經常去失明人士互助會、獨居家庭甚至遠至坪洲,上至家居裝修、油漆,下至修理風扇、熨斗、電熱水壺,他說用學懂的知識去幫助別人,得到很大滿足感。

但是,他總說修理鐘錶才是他的老本行,也帶給他最大滿足感。有一次,有一個婆婆帶一個古老時鐘來請他修理,說這時鐘是她已過世的丈夫留下的,很有記念價值。屈師傅看這時鐘就算去買另一個也只花一千幾百,但是記念價值不可用錢來衡量。之後時鐘修理好了,看着婆婆開心的笑容,帶給他很大滿足感。

另外有一次,一位男士拿了8隻手錶來請他修理,原來他在Facebook看到復修冰室的資訊後,就叫齊老婆仔女把壞了的手錶給他。屈師傅為他把手錶一一拍照,並告訴他這麼多手錶一時三刻修不好,要放下讓他慢慢修理。有些人拿來的手錶沒法修了,他會如實告訴拿來的人,有了屈師傅這專業人士為鐘錶宣佈死亡(Certify Death),拿來的人彷彿抒了一口氣,可安心把它們丟棄了。屈師傅說不丟棄舊物除了環保之外,更有懷舊、記念的深層意義,所以他對修理鐘錶的工作情有獨鍾,從中得到很大的滿足感、成就感。

復修冰室由成立至今短短的一年間,有賴十位師傅為五百多件壞電器重生,既減少了堆填區的負荷,又減少浪費,更令每件電器背後的故事、感情得以延續。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