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瑋晉 — Upcycle設計師背後的人情故事

Kevin展示了他的成名作—塑膠糧油桶製成的燈箱喇叭,以及牆紙紙版造的銀包。

11.2020Feature

採訪、撰文: Jonathan ╱ 攝影:Knight

2011年,一個盛載白醋用的塑膠糧油桶,經過張瑋晉(Kevin)改造,製成了燈箱喇叭boombottle。他把這件作品拿到市集售賣,特別的外形和設計吸引了不少目光,最後變成Kevin的成名作。往後,他陸續利用廢料設計出一件又一件的作品。如今在灣仔「藍屋」的工作室內, Kevin分享如何走上upcycle產品設計師的這條路,細味沿途遇上的人和事。

在遊行現場拾獲的遮骨製成拇指琴。

第一件upcycle作品

「當時在我工作的公司對面有一間舊式糧油鋪,我看見店內用來盛載白醋的塑膠桶,剛好跟我正在公司設計的木箱喇叭都是5公升容量,於是我便問老闆要了幾個。」Kevin隨後到深水埗購買材料,將塑膠桶改裝成他的第一件upcycle作品,並在朋友的市集攤位上售賣,結果反應出奇地好,每次也可賺到千元的利潤。因為這件作品,Kevin更被邀請參與在德國柏林舉行的第9屆「DMY國際設計節」。就這樣,Kevin將自己製作的產品逢星期六、日拿到市集售賣,吸引人們的注意,也建立起人脈關係,包括賣家和提供廢料的供應商。後來,Kevin決定辭掉工作,全情投入upcycling 的產品設計工作,至今已差不多十個年頭。除了塑膠糧油桶製成的燈箱喇叭,Kevin還用牆紙紙版造銀包,用電飯煲內膽造單車鈴,用遮骨和紅酒箱造拇指琴,材料都是人們掉棄的「廢物」,設計背後還有不少饒有趣味或值得記念的故事。

電飯煲內膽製成的單車鈴
電飯煲內膽製成的單車鈴。

曾經有一位太太,知道Kevin會將電飯煲製成單車鈴,竟然從新界拿着兩個電飯煲到灣仔找Kevin,為他提供製作材料;有一次,Kevin在市集中售賣牆紙紙版造銀包,忽然有一對夫婦走過來,原來他們新婚後的居所用的牆紙跟其中一款銀包是同一款式,於是高高興興地買了兩個銀包。

Kevin坦言,在大廠工作時,設計師只可當一個齒輪的角色,產品設計也主要受市場主導,容易失卻設計的原意。現在自己可以直接跟客戶溝通,與客人的互動和體驗都較為貼地。「我喜歡設計,就是喜歡過程中的互動和交流。」

Kevin在「藍屋」的工作室內放滿回收得來的物料。

物料是設計的起點

「產品設計師像廚師,要找材料去烹調,最簡單是從身邊開始去找,所以Upcycle變得理所當然。」Kevin以烹飪比喻產品設計,讓人明白設計用的物料的重要性,Kevin更明言物料是他創作的起點。Kevin其中一件作品是用廢棄的電飯煲內膽改造成的單車鈴,那時Kevin和歌手黎曉陽希望可以找一些廢料做樂器,有一次兩人到回收廠時看見棄置的電飯煲,黎曉陽隨即敲打起來,發覺音色很不錯。Kevin覺得既然電飯煲能造樂器,細如單車鈴又是否可以呢?於是他嘗試尋找可以製作的工具,結果找到一位造錶殼的金工師傅,原來他有一部機器可以將金屬壓成任何形狀。Kevin將電飯煲內膽切割成一塊一塊,用這部機器製成單車鈴的形狀。在尋找工具的過程中,他發現香港有很多出色的工匠,有些日後更成了他的合作伙伴。Kevin透過物料引發創意,繼而尋找需要的工具以及合作的夥伴。

利用壞了的單車輪呔製成的吊燈

別具意義的創作

在創作過程中可以發掘到物料的可塑性,作品的出現有時亦具有特別意義。


去年在6月12日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大遊行中,Kevin利用在遊行現場拾獲的遮骨製成拇指琴。後來他在社交媒體上發帖文義賣拇指琴,上載了不到半小時,已接觸到20萬人,訂單隨即爆滿。在遮骨造的琴鍵上,還可以清楚看見在衝突中造成的印記,對於住在灣仔區的Kevin以至曾參與遊行的市民別具意義。

有一次Kevin在網上得知有人丟棄百多套軍用裝備,他即時安排運回工作坊,並將部分給了收集舊物的保育人士,其餘則改裝成日用的背囊。不過此舉卻遭到某些保育人士批評,說Kevin破壞了珍貴的歷史物品,因此引起爭議。原來這裝備是1958年製作,為前英國國防部步兵設計的,後來給了香港義勇軍使用。他現居於的「藍屋」其實也同樣遇到類似的問題,原本「藍屋」是沒有升降機和廁所的,但活化後的「藍屋」為方便居民,加設了廁所、浴室和升降機。保育和活化之間如何取得平衡,透過這次的創作,讓Kevin加深了體會。

工作室的牆上貼滿Kevin與每一位客人的合照。

不只銷售環保產品

雖然產品設計是Kevin的專長,但他表示如果只銷售環保產品,就如同自己之前在商業機構工作一樣,在推動環保的理念上是自打嘴巴的。所以他希望可以從教育着手,透過workshop形式教其他人製作。「在市集中接觸到的客戶,看見我的作品便說:『我的家中也有這東西,可以怎樣處理?可以放到哪裡回收或再用?』」Kevin與客人溝通時,明白到很多人也有心推動環保。

三年前,Kevin帶着這個想法搬進灣仔「藍屋」工作室,亦仿效他在日本觀摩到別人可以將廢物分為45個種類的經驗,他在「藍屋」的建築群前空地建立起9個回收箱,每個箱都可以直接送往指定的回收場或再造廠,在社區推動更直接的環保流程。近年,他更會在社區和學校舉辦展覽和工作坊,讓人認識廢物再造,甚至將環保的理念實踐出來。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