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出香港╱周淑屏

08.2020Column

行路難

甫來到高雄,朋友就告誡:一定要買部電單車,單車也好,因為在這裡行路難。住下來之後,發現行路真的很難。

行路難的原因之一,台灣的過路規則和內地一樣,即使行人路燈轉綠燈時車輛也可轉彎。綠燈的時間短且轉彎的車輛多,也不見得會讓行人先過,所以過馬路要急急腳,而轉了紅燈也未能過到也時有發生。

其二是駕駛者比較隨意,衝燈、任何時間喜歡就U turn是閒事,過馬路要打醒十二分精神。我第一個月來高雄就目睹了五次不算嚴重的交通意外,高雄的朋友說:「沒事啦!習慣了便行。違反交通規則的人遇上執法人員會愈叫愈跑,而且罸則也不重。」

其三,據我的觀察,電單車是台灣人的「腳」,只要是人用腳可走到的地方也有電單車的蹤影,舉凡夜市、街市、公園、行人路,彷彿也是人和電單車並行的地方,行人要時刻留意讓路。

其四,這裡其實沒有所謂行人路,因為地下店主、屋主門外的地是屬於他們的,所以他們可以租給人或自己做生意,也可以泊車、種花、晾衫,有些更千方百計令人不能經過。加上因為是屬於自己的,可以隨意加高、鋪設自己喜愛的地磚,所以一條短直路常是高高低低的,拖著行李喼走實在疲累。由於路上、路邊常泊滿車或放了雜物,行人常要走到馬路上,日曬雨淋、險象環生,不一而足。

其五,台灣人喜歡養狗,由於所謂騎樓是屬於店主、屋主的,有時路過會遇到惡狗撲出來或狂吠。

台灣朋友聽到我會走幾個地鐵站的路去買東西時,會大呼:厲害耶!相信其實在暗笑我蠢。我會告訴他們自己覺得駕電單車頗危險,容易有意外,他們都說:最危險是行路啊!

但我還是堅持着,因為我相信香港人長壽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時常行路。不要說我不能融入當地生活,我有自己的堅持,所以卜居於地鐵站附近,尚幸高雄有頗完善的捷運、輕軌、公車系統,可以略為減輕行路難的苦況!

OLYMPUS DIGITAL CAMERA
周淑屏
香港人,現居於高雄。文字工作者,從事寫作教學工作,已出版逾120本作品,兩度獲得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兒童少年文學組)。
 
其他文章